实验中心传承悠久的重视水工程实验教学的历史,立足西北,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,以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、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,紧密结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、节水灌溉与生态环境修复等重大问题,在实验教学的理念、实验教学体系、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,牢固树立“厚基础、强能力、重实践、高素质”的人才培养理念;形成了“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,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,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”的人才培养模式;构建起“基础验证性实验、综合设计性实验、应用拓展性实验、科研创新性实验”四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,形成了在国内领先的农业水工程的人才培养基地。
(1)创新人才培养理念,创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。树立了“厚基础、强能力、重实践、高素质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,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,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。构建了“基础验证性实验、综合设计性实验、应用拓展性实验、科研创新性实验”四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。
(2)科研与教学融合,构建创新性人才实验实践教学平台。中心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教育部、农业部重点实验室,建设了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实验室,包括灌溉排水、水文与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机电灌排等4个实验分室和节水灌溉试验站,形成了国内一流的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实验教学平台;依托学院的拥有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、陕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等建设农业水工程基础教学实验室、水利工程教学实验室,形成了在国内具有规模大、综合性强,一流的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平台。
(3)利用学科优势,科研促进教学,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。利用中心承担的纵向、横向科研课题,推行本科生导师制,吸引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工程项目的实验研究,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与精神;利用学院拥有的西北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(甲级)等资质承担的工程和研究项目,吸纳本科生参与工程实践项目,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;以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带动实验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,注重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,实验教学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衔接,体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。
(4)中心依托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、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及学院拥有的测绘、计量认证等资质承担的工程和研究项目,吸引大量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工程项目的实验研究,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,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、动手能力、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,体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。
(5)在陕、甘、宁、新、蒙等省区,建立了集教学、科研、工程实践为一体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,形成了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相结合的农业水工程实践教学网络。使学生了解了农业、农村与农民问题,增强了他们服务“三农”的责任感和紧迫感,锻炼了他们克服困难,战胜逆境的身心素质。
(6)依托学校强大的农科基础和处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优势,加强农业节水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,形成了农业、水利和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的特色实验体系。